艺人步入餐饮界不是什么新鲜事,韩寒的文艺餐厅、孟非的面馆、任泉和李冰冰的火锅店,无一不证明着明星开饭馆也风生水起。然而由艺人转型经营餐馆,则需落手准备食材、店铺、收银等大小里外的事,可没多少人能经得住折腾。

不过香港的前歌手萧润邦就做得到,他在香港开了第一家生煎包专卖店。

在他的店里,大家不介意没有座位,不介意站在街头等候。他们有秩序地与明星亲近。这里的“明星”,是店主兼唱作人Oscar Siu萧润邦,也是定时出炉的生煎包。

现被誉为“生煎包王子”的萧润邦

厨师是另一个梦想

凭借着生煎皇的名气,Oscar萧润邦的厨师名号可比歌手响亮得多。

但在送外卖时,萧润邦最常听到的就是诸如“你之前不是做歌星吗,现在怎么在做厨房佬?”之类的话语。从前他会为此感到不高兴,为什么做过歌星就不能下厨房呢?现在他则一笑置之:“不是呀,我一直都在这里送外卖啊!”

其实萧润邦早在2002年就以模特身份出道,他曾经与Gucci组成Bliss乐队,在2007年还推出个人单曲。当过杂志封面人物、模特儿和歌手的他,可谓走在潮流前线。

早年的萧润邦,做过模特、上过杂志,也是个弄潮儿

浮沉多年之后,萧润邦合约期满,他坦言那是自己人生的分岔路口:香港的娱乐圈让他失望,他也不想在原地踏步空等机会。

而让萧润邦转行的“导火索”,竟是他去上海偶然吃到的生煎包。萧润邦从小就喜欢上海菜,有一次他去上海做模特,机缘巧合下尝试到了正宗的上海生煎包,便一下爱上,不可自拔。

正宗的上海生煎个小,包底厚却香脆,猪肉馅只以盐和糖简单调味,汤汁颜色白净。一口咬下去,满满的肉汁和鲜味让人交口不绝。

“我那一餐吃了20个生煎。”萧润邦笑道,自嘲自己吃30个都不会腻。一次上海之旅颠覆了他对生煎的印象。香港根本就没有好吃正宗的生煎包。在香港,生煎一般是先蒸熟了,吃之前再煎底部。上海生煎包是由生煎到熟,煎好再加上芝麻和葱花,所以口感香脆。

正宗的上海生煎,个小馅多,白色的芝麻和绿色的葱花赏心悦目

既然香港没有这种正宗上海味道,萧润邦想:那为何不把正宗生煎包带到香港,让港人也品一品这绝佳滋味呢?

其实在小时候,萧润邦就有了开小食店的打算。他与合作伙伴在慈云山长大,那里有很多街头小吃,幼年的萧润邦甚至萌生过摆摊买鸡蛋仔的念头。厨师只是他早已有的另一个梦想。

要做就做最正宗的生煎皇

为了做出最正宗的生煎,萧润邦曾试过到全上海最出名的生煎包专门店拜师学艺。等师傅一收工,他就兴冲冲地跑过去恳求师傅,说自己想做生煎,师傅根本就没有理会他。

萧润邦只得到上海劳工处交了200元介绍费,才求得一位肯教一日的师傅。学习了基本知识后,他自己慢慢研究、每日反复练习。萧润邦还跟了一位退休点心师傅学艺,他从倒垃圾、抬面粉等粗重活干起,渐渐学习搓粉和煎包,一学就是三年。

现在,萧润邦每天早晨准备新鲜的猪肉和猪骨汤来做内馅,然后即包即煎即卖。他家的生煎包好后直接煎熟,肉汁和脆度在香港都是数一数二的。这位前歌手,把面粉当做音乐和乐器。搓面粉就像在演奏乐器,而用面粉制造出来的成品,就如不同类型的音乐。萧润邦每天用心“演奏”,为生煎包赋予了生命。

萧润邦苦学3年,终于把正宗生煎包带到香港

也多亏了萧润邦这一份用心,“正宗上海生煎皇”面世至今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,分店开了一家又一家。要知道,香港人爱新鲜,街上不乏时兴的餐饮店,像台湾炸鸡排、珍珠奶茶等等。但在热潮过后仍能屹立不倒的,不外乎鱼蛋、鸡蛋仔等经典小食。

除了全部手工制作、诚意满满的生煎包,“正宗上海生煎皇”的常青,和老板萧润邦的营运模式密不可分。店内采用开放式设计,将近三分之二的都是厨房。顾客可以看到生煎包的整个制作过程,赏心悦目也吃的安心。8分钟一锅生煎包的速度,也满足了外卖对时间的需求。店内还曾推出各式各样的食品套餐,尝试为顾客带来新鲜感。

慢火烩煮、酱汁浓稠鲜香的外婆红烧肉,汤底浓郁、馅料Q弹的砂锅云吞,粘韧弹牙、肉量十足的上海排骨菜饭,都是萧润邦家最受欢迎的菜肴。不过必试的当然是招牌生煎包,每日由师傅新鲜搓粉压团,加上新鲜猪肉馅料包制而成,皮包馅多、肉汁丰厚。

萧润邦家的LOGO,充满了古朴传统味道

小生煎的大梦想

尽管萧润邦作为“正宗上海生煎皇”的创始人,是不折不扣的老板。但他却经常做着各种杂事:从搓皮、煎包,到倒垃圾、下单、传菜。哪里需要人手,他就去哪里。

因为请人困难,萧润邦在很多事情上都亲力亲为。他表示现在店里的包点师傅全是年过四十的中老年人,根本没有年轻人肯入行,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做个好榜样。有时他半夜四点还在工作,第二天早上八点就又起床准备新鲜食材。虽然辛苦,但他却乐在其中。

亲力亲为,担当年轻人榜样的萧润邦

萧润邦鼓励年轻人创业。有信心有理念就去做,不要有太多顾虑,因为做了在知道适不适合。萧润邦是全香港第一家生煎包专卖店,以前人们吃生煎一般都会去上海餐馆,没有人单独卖生煎包。萧润邦的妈妈也不赞成,觉得做饮食业太苦太累。结果他的店刚开业就一炮而红,深受年轻食客欢迎。

今年五月,萧润邦在“全港最穷地区”深水涉开业。有人质疑选址冷门,但开业当天的人流不断证明一切皆有可能。对于分店的选址,萧润邦说:“并不是说最穷的地方就没有商机,再穷的地方都会有人消费,开店最重要的是店里的菜品,只要合口味,自然不愁没生意。”

提到投资,萧润邦踌躇满志。他觉得在香港做饮食,靠一间小店很难变成百万富翁。萧润邦决定把自己的饮食生意继续扩大,打算年底在港岛区开第三家分店。

萧润邦目标把“正宗上海生煎皇”变成一个连锁品牌,计划将来做特许经营,自己做宣传大使,将这份平价的中国民间风味小吃在香港推广开去。

在萧润邦眼里,面粉是中国人的魔术,能把正宗上海生煎包发扬光大是他的毕生梦想。这位前歌手,不介意别人认不认识自己,他在每个阶段都享受着当下的工作。站在台上,就做好歌手的本分;站在厨房,就做好厨师的本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