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李建军,男,1965年5月出生,山东金乡人,中共党员。我17岁接过姥爷的接力棒守护陵园,用42年的坚守,践行了一辈子守护陵园的承诺。42年间,我带头完善陵园绿化与基础设施,通过各地走访极大地丰富了陵园的史料和展出内容。
在济宁市金乡县翠绿的羊山上,安葬着8000多名鲁西南战役中牺牲的烈士。我的姥爷杨绍堂参加过这次羊山战斗,他1955年离休后主动请缨到陵园守墓。1981年,姥爷下山,我上山。
经过几年的工作,我逐渐融入了陵园的守护队伍。1996年的一件事让我做出了一辈子守护陵园的承诺。那是山西省来的一位70多岁烈士遗孀,老太太寻找丈夫几十年,直到在羊山陵园的一块墓碑上看到“南峰岚”三个字时,泪水再也忍不住倾泻而下。当我看着老人擦拭墓碑的那一刻,我也泪如雨下。也是在那一刻,我突然理解了姥爷这么多年的坚守是为了什么,我仿佛看到了姥爷当年的身影,看到他亲手种下树木、铺设石阶、打水井......从那以后,我用42年的坚守,践行着当初的这个承诺。
开始时,我排除万难,让陵园枝繁叶茂。那时山上石头多,土少。我就用錾子把石头敲开,换上从山下运上去的好土,再往山上一桶桶地挑水,在10年的时光里,我在陵园里栽了500多棵树。现在,这些小树苗都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,替我一直守护着烈士们。
修建烈士公墓和烈士纪念堂的过程中,我多次去县里或市里汇报协调,为了节省交通费,一辆自行车修修补补陪伴多年,一块红薯和一杯水就是一顿饭。多年来,在绿化养护、水电维修、土木修补上样样干过,只要能自己干的就不花钱干。
42年中,我见证了陵园的变化。陵园的绿化覆盖率提高到了95.1%,英雄纪念碑和纪念堂相继建起,各种大型军事兵器陈列数量逐步增加。护好、建好、用好陵园一直是我的心愿,我一直坚信,只要自己努力,就一定能把陵园建设的有水平、有档次,让长眠于地下的英雄们安心。
现在,在政府的支持下,这几年陵园由原来的140余亩扩建到500余亩,山上植被郁郁葱葱,纪念馆宽敞明亮,纪念碑威严庄重,来羊山陵园祭拜英烈传承红色文化的人群络绎不绝,羊山烈士陵园继续承担着历史使命。
“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”。这句话是我对人生定义的深刻领悟,也是对工作和事业的执着追求。我姥爷离休后,在羊山守墓30年。我也是快要退休的人了,我希望退休后也能在这里守墓30年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