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,大家应该经常在古装电视剧里,看到什么中书省、大理寺、户部、吏部等称谓。
相信,大家基本都对这些古代机关、部门不是很了解,且多多少少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。
今天,笔者就来大致告诉大家,古代的那些常见的政府机关、部门,职责都有啥,都相当于今天的哪些政府机关、部门。
需要说明的是,封建王朝之隋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等朝代,政府机关、部门的名称,并不是一成不变的。
所以,笔者只能按照,封建王朝常见的三省六部制,以及它们的辅助机构,来说明此事。
中书省——直属皇帝的中枢部门,中书就是“中枢”,大致对应今天的全国人大 。
门下省——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,大致对应今天的中央办公厅。
尚书省——管理吏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户部、工部。
各部的一把手叫“尚书”,相当于部长,二把手叫“侍郎”,相当于副部长。
总体来说,尚书省大致对应今天的国务院 。
吏部大致对应今天的组织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。
户部大致对应今天的民政部、财政部、农业农村部。
礼部大致对应今天的教育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宣传部。
兵部大致对应今天的国防部、统战部。
刑部大致对应今天的公安部、司法部,并拥有部分最高法、最高检之职能。
工部大致对应今天的水利部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、自然资源部。
大理寺——大理寺是负责审判的,大致对应今天的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检。大理寺之外,还有四个各有侧重的“寺”。
太常寺——主要负责祭祀活动,大致对应今天的三军仪仗队。
光禄寺——负责管理伙食,大致对应今天的人民大会堂食堂。
太仆寺——负责马匹的购买、牧养、训练和使用,大致对应今天的人民大会堂的车队。
鸿胪寺——负责朝贡国的封册、赏赐仪式和使节的朝觐礼节,大致对应今天的外交部及其礼宾司。
翰林院——专门执掌编史册、起草诏书等,这里的人是皇帝的顾问、智囊团。总体来说,翰林院大致对应今天的中科院、中国工程院。
通政司——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,告御状就是这,大致对应今天的国家信访局、国务院办公厅。
国子监——古代最高学府,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“监生。说起来,国子监大致对应今天的中央党校、教育部等。
钦天监——负责观察天象,推算节气,制定历法,大致对应今天的中国气象局。
都察院大致对应,今天的纪委。
理藩院大致对应,今天的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。
步军统领衙门大致对应,今天的北京卫戍部队。
顺天府大致对应,今天的北京市政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