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新闻网记者 唐斯佳
以“五象喷泉”雕塑为标志的“五象广场”这一名称,将退出历史舞台。11月18日,南宁市地名办公室发布通告,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,位于埌东的“五象广场”重新更名回“金湖广场”。
位置认知混淆
五象广场被更名
在南宁市埌东片区林立的高楼间,怀抱着一个“五象喷泉”,4头大象将1头小象顶起来,小象高耸着鼻子,憨态可掬地喷水。因为“五象喷泉”这一标志性建筑,这个广场便被形象地称为“五象广场”。“五象广场”这一人们熟知的地名,为何要更名呢?
18日,南宁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副科长雷元坤告诉记者,1993年,南宁市在规划建设埌东、埌西时,就规划了相关的路名和地名。由于该区域东南面是竹排冲,西北面是南湖,西南面是邕江,三面临水,周边都与水有关,因此在道路命名时,就起了金湖路、金浦路、金洲路等与水相关的名称。按照规划,在埌东的核心地区,要兴建一个广场,寓意聚金汇银的宝地,便确定了“金湖广场”这个名字。
2004年10月,广场建成后,也启用“金湖广场”这一名称。2004年12月,因金湖广场建设“五象喷泉”雕塑,便更名为“五象广场”。据史书记载,因为有个五象岭,南宁有“五象城”之称。“五象广场”这一名称与远古的“五象传说”、五象岭以及广场中的“五象雕塑”有关,不仅能有历史内涵,且更形象生动,容易被市民接受和识别。但“五象广场”更名后,与广场南北相连的道路却仍命名为“金湖南路”和“金湖北路”。
近两年,随着五象新区的建设发展,越来越多的市民把五象新区、五象广场、五象森林公园、五象大道联系起来讨论,一些市民和来宾误以为五象广场位于五象新区内。因此,“五象广场”地名出现了位置认知混淆的问题。
对此,部分市民和南宁市直相关部门提出建议:将位于民族大道和金湖路交界处的“五象广场”更名回“金湖广场”,以避免“五象广场”位置认知混淆可能造成的问题。
南宁市民政局认为,按照地名命名的一般规律,地名名称应恰当地反映出相关地理实体的历史,体现地理实体的特征,形成地名的系列性。因此,将“五象广场”更名回“金湖广场”,既有利于避免地名“五象广场”位置认知混淆可能造成的问题,也符合地名命名的一般原则。
下一页
第 [1]
[2]
[3]
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