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是“倚龙的读书俱乐部”关于《心理学百科》解读的第五讲,主题是丹麦哲学家索伦▪克尔凯郭尔(Soren Kierkegaard)关于“人为什么会绝望”的思考。

一、克尔凯郭尔生平

首先,先介绍一下克尔凯郭尔的背景和经历,相信了解了他的生平之后,就会理解他为什么会去研究“绝望”这个议题了。

克尔凯郭尔从小家境富裕,大学主修的是神学和哲学。之后,克尔凯郭尔继承了一大笔遗产,在生活无忧的情况下,他决定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哲学。

27岁时,克尔凯郭尔和一女子订了婚。但是他觉得自己不适合结婚,就取消了婚约。之后,克尔凯郭尔深居简出、郁郁寡欢,平时主要做的事情就是上街和陌生人聊天,这个有点像古希腊时期喜欢上街和人聊天,审视人生意义的苏格拉底。

42岁时,克尔凯郭尔在上街时倒在了街头,1个月后就去世了。

二、人为什么会绝望?

虽然克尔凯郭尔一生深居简出、郁郁寡欢。但是他认为绝望的根源并非来自于性格上的忧郁,而是来自于对自我的不认同,也就是一个人极度不喜欢自己,才会绝望。他的推导过程是这样的:

因为我极度不喜欢自己,所以我想改变,成为不同的我。于是,我做了各种各样的努力,希望自己变得不同。

如果我失败了,我没有成为不同的自己,所以我会绝望;如果我成功了,我抛弃了之前那个真实的自己,不再是自己了,所以我也会绝望。

所以,不管成功与否,我都会感到绝望。

这个推导有点抽象,我们可以拿职场做例子:我极度不喜欢自己现在是底层员工的这个自己,所以我想改变,我想升职加薪,成为管理层。于是我努力工作、加班工作…最后会产生两种结果:

1.没有成为管理层。于是,我就会感到绝望,这个绝望不是因为什么事情(比如升职加薪失败),而是因为没有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(管理层)而感到绝望。

2.成为管理层。我可能本性并不想成为管理层,但是为了我的欲望和成就,完全抛弃了原来的自己,这是对自己的否定,使得自己和自己的本性偏离,不再是自己了,这样也会令自己绝望。

所以,不管是不是成为了管理层,我都对自己感到绝望。

三、要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

从上面克尔凯郭尔的推导可以看出,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自己,那么不管如何发展,不管成功与否,他最终都会绝望。所以,要避免绝望,只有接受自己,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,试着去发现和接受自己的本性,才能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和谐。

因此,经过一生的哲学思考,克尔凯郭尔认为:每个人都应该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的本性和一生的终极目标。而他的这一观点,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在哲学方面,这一理论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开端;在心理学方面,这一理论影响了之后的存在主义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。

四、总结

今天,我们讲了家境殷实、深居简出、终身未婚、将一生都献给了哲学的克尔凯郭尔对于“绝望”的思考。

克尔凯郭尔认为人只有接受自己的本性、做真实的自己,才能避免绝望。否则,如果不喜欢自己,不管如何发展,最后都会绝望。

另外,克尔凯郭尔的这一观点,成为了哲学的存在主义的开端,也直接奠定了心理学存在主义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的基础。

最后,请大家思考一下:你有过绝望的感觉吗?如果有的话,你觉得产生绝望的原因是什么呢?之后,又是因为什么原因,消减了绝望呢?